



好奇紙尿褲好用嗎?
好奇小森林好動褲評價如何?
Huggies好奇是韓國熱銷No.1嬰兒尿布品牌







好奇小森林好動褲 特色
五大安心保證
不含甲醛、不含螢光劑、無添加香料、無添加乳膠、不含防腐劑
溫和不刺激,更適合敏感的嬌嫩屁屁










好奇小森林彈性腰圍一圈像雲朵般的設計,
就像被雲朵包覆輕盈不易留勒痕





褲型尿布推薦-好奇小森林好動褲




好奇小森林好動褲評價如何?
Huggies好奇是韓國熱銷No.1嬰兒尿布品牌
五大安心保證
不含甲醛、不含螢光劑、無添加香料、無添加乳膠、不含防腐劑
溫和不刺激,更適合敏感的嬌嫩屁屁
好奇小森林彈性腰圍一圈像雲朵般的設計,
就像被雲朵包覆輕盈不易留勒痕
可愛輕巧的QQ兔真的超萌超可愛好吸引人
但這可是一盞多功能還很聰明的燈
不是拿來騙小孩的玩具阿
三種照明模式
√ 閱讀燈 √ 柔光夜燈
√ 閱讀燈+柔光夜燈
睡前陪讀,夜間工作,類燭光伴眠,半夜追劇........
實用度讓我每天晚上都離不開他了
閱讀燈
4000K舒適閱讀光陪伴我度過每一個趕稿的夜晚
在深夜只開一盞小燈工作的狀態下眼睛感覺是舒適的
不要看QQ兔小歸小,照明光源非常均勻
而且範圍不小值得稱讚
左邊為閱讀燈開關:短按可以開啟或關閉閱讀燈光
在開燈狀態下長按,可自由調節亮度,滿足【無級調光】需求
無級調光這點很人性化,讓燈光不再侷限只有亮與不亮
可以依照個人需求進行微調
柔光夜燈
1800K暖光,仿燭光夜燈非常溫和
在夜燈模式下,
充飽電最長可以每晚伴眠10小時,持續點亮一個月
非常省電啊!
唯一的缺點就是QQ兔真的太可愛了
小綠逗每天晚上都要跟我睡,不然就是要借QQ兔去她房間
然後薏仁弟每天晚上都要跟兔子說晚安才睡覺
PS.如果你家有講不聽一直要玩兔子的孩子不用擔心
媽媽生氣了就把電源關掉喔(笑)
閱讀燈+柔光夜燈
這個模式真的是媽媽夜晚好幫手
萌兔的夜燈模式好睡覺
半夜萬一需要起來餵奶還是換尿布的時候,夜燈加上閱讀燈整個非常夠力
尤其閱讀燈可以微調光線,
想追劇看書的時候看得清晰卻不會影響到旁邊睡覺的孩子
軟萌兔多功能充電檯燈是Type-C充電插電兩用
而且有"超長續航力"
靜音鵝頸燈頭設計,360度調節燈頭
整個燈頭可以凹來凹去,滿足各種角度照明
帶出門或收納都方便,也不容易被小孩玩壞
(剛收到商品時我還嚇了一跳,才這麼一小盒耶!)
喔對了!真的不得不讚嘆!
托嬰月費跟中央托育補助是分開的
第一次入托,托嬰中心可協助代為送件申請補助
補助是申請之後每月入個人帳戶
家長需繳交全額月費給托嬰中心
托嬰中心無法直接扣除補助金額
↓ ↓托嬰中心月費/補助比較 ↓ ↓
公托 | 托育家園 |
準公共化 私托 |
未加入準公共 私托 |
|
月費 | 9000~11000 | 9000~14500 | 12000~22000 | 無上限 |
2021.8 補助 |
托育補助 4000~6000 |
托育補助 4000~6000 |
托育補助 7000~9000 |
育兒津貼 3500~4500 |
扣補助後 月付 |
3000~7000 | 3000~10500 | 3000~15000 | 約15000~20000 |
2022.8 補助 |
托育補助 5500~7500 |
托育補助 5500~7500 |
托育補助 8500~10500 |
育兒津貼5000~7000 |
以上補助以1胎~3胎計算,不含弱勢.低收入等特別補助 |
每年7月有一次重新登記抽籤的機會
這時候前一年的後補會直接取消
如果7月這梯沒抽到,就是重排後補順位囉!
登記抽籤一次可以登記兩家公托
排後補也是可以兩家排喔
後補期間如果想隨時更換公托排隊也可以線上操作
新北公托線上報名
點我
台北市公托線上報名
點我
• 提高中籤小撇步 •
新開的公托一定要去抽
撇開優先順序不說,機會最大的就是新開的公托
一所公托平均收托人數大概是30~60
舊公托每年扣除舊生直升後的缺額少之又少
唯有新開的公托才能看到幾十個缺額阿(眼睛發亮)
這還不抽?
一出生就去排
先別想那麼多要不要送托的小劇場
出生登記後就快去排隊吧!
早點排隊會多點機會!
等真的排到了再來考慮送與不送也不遲
七月記得登記抽籤
登記抽籤就是重新洗牌的意思
托嬰中心2歲前要送托入園,所以最多也就兩次機會
(除了七月以外,若有新開公托就算加碼抽囉!)
如果連兩年抽不到又排不到就是準備上幼兒園
其實自己帶也是日子過很快阿
每所托嬰中心作業不同,但需要的東西大同小異
報到後會給一份物品清單,照著準備就好
(不得不說托嬰的自備物品比姊姊的公幼還要多啊)
1.寢具
帶上孩子平時習慣的被被枕頭.
睡袋寢具每週都會帶回家洗
如果新買睡袋,請務必在家先讓寶寶習慣躺
應該是說.要讓寢具有點"家"的味道,寶寶比較有安全感
我們用的睡袋是GU STAR,一套可以用到幼稚園大班非常划算
MIT品質很不錯,價格又甜每年秋冬會開團!
▪️2022秋冬開團日12/5(一),火速加入粉專跟緊下單▪️
專為幼稚園孩童設計的貼心睡袋┃ GU STAR 好星球 ┃ 純棉可水洗 四季可用兒童睡袋 台灣設計製造
——————
夏天或是怕熱的孩子可以選用這套午睡墊
立體度好睡起來不會硬梆梆
3D透氣一級棒!不會濕背秀
重點它真的超耐用的用不壞啊
還可水洗超快乾👍
姐姐上學前在家就睡這個,睡醒不會整頭濕答答
到現在已經用第四年都要上大班了!
還像新的一樣!真的超推薦👍
每天夏天會開團!2022年團購日在7/4
幼稚園必備┃舒福家居3D幼童午睡墊 乾爽不悶熱嬰兒床墊!水洗快乾.抗菌防螨,摺疊好攜帶 耐用好睡不變形
2.備用衣服
不用特別買新的
放在園裡的衣服算是備用,就是孩子突然弄髒可以換洗而已
也有可能放了一整個學期都沒有穿到
小薏仁上學到目前是完全沒有換過
我想等到拿回來的時候應該也不能穿了
所以可以就放不常穿或是準備要淘汰的衣服就好囉!
備用衣褲可用夾鏈袋裝著,
再另外準備一個髒衣袋用來放換下的髒衣
(這在練習戒尿布的時候會很需要,可能每天都有尿溼的褲子要洗阿)
3.尿布墊,毛巾
公托教室內有尿布台
如果便便老師會幫忙洗屁股
需自備尿布墊
跟擦乾用的毛巾(不需浴巾,一般大人洗臉用的毛巾就可)
如果沒有尿布墊,也可以拿長毛巾替代
跟幼稚園一樣碗+湯匙需要三套
托嬰一樣從早到晚都在吃
三色碗-蝦皮買含不鏽鋼蓋的就可以,記得碗身.蓋子都要貼姓名貼
比較特別的是"湯匙"
建議可以準備不同樣式的
副食品初期湯匙真的很重要
老師好不好餵?關乎小孩願不願意吃
到了大寶期開始練習自己吃,不同的湯匙也可以讓小孩都練習到
推薦買這種B5防水袋裝使用後餐具
放進3碗+湯匙+圍兜+牙刷非常適合
回家水沖一沖不用烘就乾很快,可以重複使用
PS.使用過的餐具老師會大概沖一下,但不會細清喔!
回家要自己洗乾淨隔天再帶去
很多人在問 : 薏仁弟怎麼那麼會吃飯?
我只能說一方面吃貨有天分吧!(笑)
另一方面是 老師真的太厲害了!
小薏仁分到的是大寶班,在班上算是月齡第二小的
一部分是同儕模仿,一方面是老師有輔助方法
不到三個月,竟然吃飯吃得超好!
想當初訓練逗姐自己吃飯是從手抓開始,每次吃完飯我就要當跪婦
相較之下,這胎真的讓我輕鬆多了
太感謝托嬰老師了
自己吃飯的孩子是不是看起來特別療癒
5.防水圍兜/餐兜
不要整件衣服的那種,還要穿脫太麻煩
悶一天回到家才清洗會很容易發霉也容易有味道
塑膠薄薄一片那種容易爛也不是太好用
最好用的就是一般防水矽膠餐兜
底下還有個立體盒子可以接著飯粒殘渣
我覺得這種最好,又好清洗
6.圍兜.紗布巾
我家是口水怪,所以準備好幾條放在園裡
只要當天有拿回家洗的,就會再補乾淨的去
7.盥洗用品-牙刷
牙刷視每個孩子的情況,可以跟老師溝通
因為小薏仁一歲牙就長滿16顆了不刷不行阿!
餐後老師會輔助幫忙稍微清潔
(連刷牙都是老師教,在家只會咬牙刷吃牙膏,聽說在學校都是乖乖張嘴給老師刷阿)
✔️餐具三套(奶瓶) ✔️餐兜
✔️牙刷 ✔️待洗/換紗布巾圍兜
✔️小點心(例如米餅.牛奶.奶粉等)
以上每天來回的物品需要裝一個書包或手提包內
方便攜帶,也方便老師歸位整理
我個人覺得fluf的午餐袋非常好用
整個可以水洗、內層還有防水防汙處理
尺寸大小也很ok,非常實用又耐用!推薦
┃包┃加拿大Fluf環保可水洗親子包 100%認證有機棉拉鍊隨手袋/午餐包
8.安撫物
如果孩子有喜歡的小被被.安撫巾或是奶嘴
請務必要帶上!
很好笑的是小薏仁不吃奶嘴,到了托嬰看同學睡覺吃嘴嘴也想要
所以我也準備了一個給老師備用(結果也是咬好玩的)
9.消耗品-尿布/濕紙巾/面紙
消耗品其實用滿省的,快沒了老師就會提前告知
尿布建議準備"黏貼式",老師換穿比較方便
(很奇怪,在家換尿布像鱷魚一樣抓不住;
但據說在托嬰換尿布是乖乖躺著給老師換耶!這也差太多)
"褲型"老師建議是戒尿布的時候再帶
▲ 注意!所有物品都要貼上姓名貼
有人問: 托嬰都在做什麼?餵奶?換尿布?還有別的嗎?
私托我不知道,
但小薏仁的公托生活真的跟我原本想得很不一樣
我原以為托嬰就是吃飯睡覺喝奶,自己玩一些小玩具
沒想到新的公托不只環境好棒,活動設計也好豐富
在社會局監督下,公托的環境設施一定都是符合安全標準
教保員資格,照護比,課程,餐點設計.....基本都不需擔心
教室除了各種大大小小玩具教具,各種車車比我家還多
老師還會帶小朋友唱唱跳跳.念故事.玩認知遊戲.....
根本是像去親子館玩一樣,每天都有不一樣的活動
超棒!!
▼ 每日作息表 ▼
每天早上7:30就可以開始收托,
下午6點前接回家(超過時間會計延托費)
早上有早點,11點吃中餐
12點~下午2點半午睡
下午3點吃點心
作息時間相當規律
除了午睡時間比較長,其他跟幼兒園大同小異
放假在家小孩想吃想睡想幹嘛都可以抓得很準確
大小寶幾乎完全可以同步
覺得這點對經常一打二的我非常有幫助
如果是嫩嬰期就送托的應該會更有感,
調好作息也真的會比較好帶
托嬰中心有上課嗎?玩些什麼?
基本的生活自理像洗手、穿衣脫鞋、收玩具、丟垃圾
吃飯要坐固定位置,不能玩食物......
各種生活日常的"規矩"能很快學會
這些真的是媽媽唸到破喉嚨,都不如同儕團體互相模仿跟老師教來得快
身體發展(大肌肉)運動
爬上爬下,過山洞,踢球投球,平衡遊戲,搖滾陀螺......每天都有不同主題
各種搖搖馬.嚕嚕車.平衡車.大小車
(對!不用懷疑!而且不只一台車,這根本就是親子館沒錯啊)
對!還有很重要的"要排隊"
教孩子"排隊"這件事真的太重要了阿
認知探索(感官知覺.概念發展.解決問題.創意表現)
顏色,玩具,水果,動物,物品,學發音教仿說.......
記得當年小綠逗一兩歲是我花最多心思的時候
在家看書、點讀、出門上各種親子課認識不同的人事物
一歲的孩子正是要開始探索世界
每天都應該要給予不同的刺激
讓孩子對每天認識一點、進步一點
在學校照顧小寶寶,回家整晚要給我拍拍
認識青椒後,回家拿著青椒一直要我吃
真的是太可愛了
故事繪本
老師每天都會讀不同的繪本故事
自從薏仁送托後,在家常常會把書認真的"嘟" 給我, 要我讀書給他聽
(好感動!原來我兒已經不是只會吃書阿)
遇到節慶日也會因應時節給予不同的體驗
像是今年元宵就給孩子玩黏土做湯圓
小綠逗羨慕得要命,一直說也要去弟弟托嬰上課
托嬰中心吃什麼?
『吃』真的是最不用擔心了
公托公幼餐點都是營養均衡、色香俱全的
每日廚房現做
一天吃三攤-早點、午餐、下午茶
差別在於依月齡區分大/中/小寶的食物顆粒大小不同
Ex:大寶12m-3y 三菜一湯+白飯
中寶9m-11m 洋蔥玉米粥
小寶6m-8m 玉米粥(糊)
已經開始吃副食品的,正餐跟著時間吃
還沒開始吃副食品的,就是喝奶
每個月會發下菜單
如果孩子有特別過敏的食材可以跟老師說
都會特別留意
每個孩子吃飯喝奶習慣不同,初期一定有ㄧ段磨合期
可以在入托表單上寫一下孩子的習慣或注意事項
剩下就交給老師跟寶寶互相熟悉認識吧!
記得薏仁弟一歲剛送托時飯沒有吃的很好
因為在家還是吃粥居多,顆粒沒辦法太大.咀嚼也不熟練
所以頭一個禮拜曾因為飯菜的顆粒比較大,又吃到過敏的蛋豆腐類,導致消化不好吐了幾次
這部分跟老師溝通做過調整
大概一個禮拜後就進步很多,沒有再出現過了
現在吃飯吃的超好!不再是硬吞了
我也不用因為擔心咀嚼不良而只給粥
說真的,其實老師比我們還要在意
孩子吃好睡好才會好帶,家長才不會擔心阿
(我是擔心園裡吃太好,回家給我嫌棄家裡的伙食)
公托有攝影機嗎? 會幫孩子照相嗎?
公托有攝影機,但並不是用來隨時給家長看孩子的
一般都是在入口處有螢幕可以看到每間教室的內部影像
但因為攸關孩子隱私不可翻拍外流
(剛送托的時候常看到一些家長孩子都送進教室了,還捨不得離開一直盯著螢幕看)
送托的孩子小,家長擔心是自然的
有疑慮可以在接送孩子的時候大概跟老師聊一下
我個人是不會想在上課時間特別打電話或訊息詢問
讓老師可以心無旁鶩專心陪孩子這才是正確的
認真覺得老師跟教保員是最辛苦的工作
真的需要多一點的信任跟鼓勵
(而且應該不會有人希望自己上班被隨時監視吧!將心比心阿)
我們這家公托有使用APP
照片,生活日記,園內行事曆,重要公告都從APP交流
老師會幫孩子拍照,但無法要求什麼太專業的照片角度
就是一個生活記錄,我已很滿足
覺得在園裡活動多,不管拍什麼照片都比在家裡可愛啊
有問題也可以直接在APP內詢問老師
老師會在空檔(例如孩子休息的時候)做回覆
中心沒事不會一直打電話,
因為家長都有工作也不一定會接到電話
我覺得線上留訊或是接送時詢問最方便了
(不知道其他家公托是不是也用一樣的APP系統?)
薏仁弟是出生在疫情時期的孩子
有人說容易感冒,生病,病毒碼更新.....等問題
但我真的覺得還好耶!
真的是看每個孩子的體質,沒有一定會一直生病啦!
孩子偶爾感冒生病在所難免,不能完全歸咎於"上學"
而是應該加強自身的抵抗力,讓孩子早日適應外在環境跟自身調節能力
我個人是從平時就會給孩子補充保健品
只要好天氣,就出門曬太陽殺菌
還算運氣好!姐弟上學後都沒有人家說的病毒碼更新問題
(這樣可以說嗎?!)
另外就是團體生活碰撞難免
我們自己在家帶都可能會跌倒亂撞了
何況是孩子間嬉鬧呢?!
(記得小綠逗快兩歲的時候pg還曾咬傷同伴呢!!)
薏仁弟在家原本也是碰碰撞撞的
上托嬰後,多的就是同學間的碰撞
老師其實比我們家長還要小心呢!
幾次我根本沒注意到薏仁弟有小瘀青
在男寶的世界裡那不就是無關痛癢的小傷嗎?!
但老師卻主動發現跟我說,比我還緊張的樣子
老師是不是愛孩子其實家長都能感受到
孩子喜不喜歡更是會直覺表現
平時放學回家後還是要跟小孩有互動,就能了解孩子到底適不適合托嬰環境
上次過年連假休到最後我問薏仁弟要不要找xx老師?
這孩子點頭如搗蒜阿
到了學校就一直跟老師撒嬌,到底有多愛老師阿!
不管是生病還是受傷,都是成長必經過程
孩子自己帶或別人帶其實都一定會經歷
說到底其實送托嬰最大的缺點就是
.
.
.
.
家長的耐受度會變超低!
每個週末都期待週日夜晚的來臨
尤其是連假過後送上學都會特別感謝老師
(放假對我來說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啊!)
愛孩子有很多方式
可以選擇完全陪伴,讓自己重新跟著成長一次
也可以給自己空間,選擇工作.做自己想做的事
孩子要不要自己帶?要不要送托?
應該以媽媽覺得對"自己" 最好的方式來進行
Because
Happy Mami,Happy Family
這篇不是鼓勵送托嬰,也不是說保母不好
記錄一下,我兒其實沒有那麼需要媽媽
真的上學比較開心啊😆
新北公托線上報名
點我
台北市公托線上報名
點我
全台公設/民營托嬰中心/托育家園名冊
點我
~延伸閱讀~
補助懶人包┃2021 懷孕到生產.0~5歲養孩子的津貼補助一次看懂! 懷孕補助福利 / 生育給付獎勵 / 育兒托育津貼
幼稚園┃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幼兒園選擇&參觀注意事項&公幼非營利抽籤事前功課(2023.4更新)
幼稚園┃公幼學什麼?公幼記事本-新生入學 小班幼兒園生活! 緩解分離焦慮 漸進式愛上學校生活
你確診過了嗎?
有人跟我一樣後遺症一直來嗎?
從一開始莫名腦霧、呼吸不順暢、
到突然咳到上氣不接下氣、無時無刻心悸、氣喘
半夜突然覺得吸不到空氣被自己嚇醒..........
對很多人來說確診已經不意外,甚至毫無症狀
可怕是那不知何時才有盡頭的確診後遺症.......
原本以為是自己體質不好所以症狀特別明顯
沒想到身邊親友確診了一輪,原來大家都一樣
COVID對人體的傷害最直接就是呼吸道阿
後遺症真的非常有感,甚至比確診閉關時的不舒服更明顯
所以確診後更重要的是提升自我保護力
有人說 : 確診後就是要吃中藥調理?!
還有人給我介紹什麼奇怪的獨家密藥
...............
阿本人我就是很怕吃中藥阿!
更別說什麼不明來源的祕方了
想要長期調養的保健品
一定要是敢吃的口味,重點是要能吃的安心
於是,我找到了這個
威德益生菌-保護力配方
對!
就是我們全家大小都在吃的威德益生菌
竟然有針對疫後保健的"保護力配方"
是針對清潤保健、提升保護力的益生菌
而且只在官方網站才買的到喔!
威德益生菌-保護力配方
威德保護力配方,益生菌加清潤保健二合一
調整體質專利活菌&益生質,每包高達100億活菌
⭕獨家 BACO-17 專利菌株, 高於市售品100倍存活率,維護消化保健
⭕專利 LCW23 益生菌搭配專利配方,調整體質維持良好保護力
⭕添加 波森莓 萃取物 & 專利 β-葡聚醣,清潤有感順暢,提升整體保護力
在這個非常時期,是非常必須的保健品
可以幫助維持保護力
我們家大人小孩都很愛威德的益生菌
專利造粒,看起來有顆粒卻非常好溶解,
可將顆粒直接倒入口中直接單吃不用加水吞服也很ok
或加入冷飲沖泡溶解後食用
(水溫記得小於30℃才不會破壞活菌喔)
因為有波森莓萃取,帶點莓果的清新微甜
口味是大人小孩都能接受的好吃呢
一貫的獨立包裝,非常方便隨身攜帶
一盒有30包
成人每日1-3包, 兒童每日1包就夠了
√兒童打好基底遠離風險
√懷孕期增強保衛打底
√上班族想思緒清晰元氣順利
√銀髮族維持舒暢
√確診後調理保養
以上都可以吃威德保護力益生菌
來調整體質,提升身體保護力喔
疫情燒了三年,
原以為自己超健康就是天選之人的我,在最後末班車還是中了!
而且我一確診症狀超多,還留下一堆後遺症
整個人變得超虛弱
一直到前陣子我還咳到整天腦袋混沌
每天喘吁吁的聲音讓同事都害怕
連我自己都懷疑是不是確診again??
一天一包威德的保護力益生菌保養
有感清潤與提升整體保護力,
狀態變好,上班自然腦袋也清楚多了!
終於!!!
現在確診已經像是流感一樣,不用太緊張害怕
該注意的是平時的自身保健
還有確診後的保養
才能讓自己趕快回到正常的生理狀態
快速恢復體力跟工作效率
威德益生菌-保護力配方 30入
哪裡買
https://tinyurl.com/2ryyrntm
——————————————
後疫情時代,確診早就不可怕
可怕的是那無止盡的後遺症.......
呼吸不順暢、沒原因的喘吁吁、咳到上氣不接下氣、常常覺得自己缺氧........
看過醫生說這都是「確診後遺症」
而且不是只有我,而是身邊確診過的親友大多都有這樣的問題
吃藥只能針對症狀改善
最重要的還是要從長期調養保健做起
中藥的味道我真的不行❌
來路不明的秘方千萬不要隨便聽信
我們家長期愛好的威德益生菌
調整體質、維持順暢
這款最新🆕保護力配方還多了確診後超需要的
幫助清潤和提升整體保護力
淡淡的莓果口味、大人小孩都會很愛
小孩一天一包、大人一天1-3包,
確診後的保健保養就是這麼簡單👍
還有最重要的!!
"營養" 跟"運動" 習習相關
適當的運動,搭配每日保健
後疫情時代最重要的就是要維持自身最佳狀態
才能對抗外來惡勢力👍
本文為個人心得分享,無販賣或廣告意圖,如需購買或瞭解詳情,請自行搜尋官網或商品連結。
文中之『成份』引自產品介紹,不等於聲稱具有任何療效,且每人體質、膚質皆有可能影響產品呈現之效果,
故不保證每個人實際使用後的狀況皆同,實際使用之效果依每個人使用為主!
覺得我好認真的話~可以來給小綠逗按個讚
有事沒事都可以來聊聊喔!
▪️快捷目錄▪️ |
而非平時有機會進入校園的國中小附幼
所以不管是對環境、內部、教學都很陌生完全一無所知
在抽籤前有大概先估狗一下學校的環境,地點
當天看到學校裡有這麼大的戶外空間我就放心了
2020年是面對新冠疫情嚴峻的一年
不要說公幼,私幼也幾乎都不開放參觀了
5/27抽籤,下午開獎
6/19到學校拿註冊單,這是我們第一次踏進學校啊!
到開學前再沒有進過校園了
這點對於慢熟的小綠逗來說是個關卡
因為對校園的不熟悉陌生感,
讓她從原本的期待上學變成有點抗拒(害怕)開學
今年2021年疫情依舊
所以有打算抽公幼或非營利幼兒園的
抽籤前一定要先做功課
先google學校狀況,或是詢問有經驗的街坊鄰居
包含地點距離、校舍環境、是個別分班還是混齡?
很多人會酸說
「問那麼多幹嘛?等抽到再說!」
但我認為,就算只是1/100的機會
都該先了解最基本的例如距離、時間、寒暑假等問題
自己覺得Ok再參加抽籤
投注只有一個機會,千萬不要亂投
幸運抽到卻放棄真的很可惜,也浪費時間資源
早上8點開放入園,9:10早餐時間
老師沒有限定一定要幾點前到校
所以我們幾乎都是壓線趕9點去吃早餐(笑)
但有不少公幼是要求要8:30前到校喔!
其實老師有建議可以讓孩子早點到校適應
調整精神狀況,也可以跟同學互動這樣
盡量不要太趕,給孩子一點適應時間
接下來的學習狀況也會比較好
(逗姐真的是懶,媽媽也是能多睡10分鐘就想多睡這樣)
主要課程活動的時間都是在上午
下午基本上是沒有特別主題活動的
午睡起來就是開始整理儀容、書包
等著吃點心放學
等待的時間就是各自進行角落活動(勞作、看書等)
所以無論如何,早上一定要送進學校
下午四點放學
大概3:50就會帶著排排隊到校門口等候接送
(因為疫情學校不開放家長入內接送,但有些學校還是可以走進去)
老師是說最慢大概到4:30前接走
但我們這邊很可怕,不到四點幾乎全部接光光
幾次我有工作delay大概4:10去接
小綠逗就一個人在辦公室等…………(淒涼)
因為課後延托從4:30開始
所以沒有參加課後班的,基本上4:30前一定要接走喔!
接送認卡不認人
但老師很厲害!大概兩週後就幾乎認得全班的接送負責人了
以我們上過一期7天寒假班的經驗來說
一天大概6百多包兩餐,早8晚5
……………………
中班下學期開始的寒暑假我們就自己找外面的安親班課程了
費用跟學校的寒暑期班差不多
但有課程,有才藝
也可以提前適應學習一些上小學前的習慣銜接
建議可以到未來小學學區附近問問看
有些安親班從中大班就有開課了
建議除了睡袋寢具可以先買
其他像餐具、書包、室內鞋……等收到清單再準備就好
報到當天學校就會發清單給家長準備東西
因為每間學校的規定真的不同,不要太早買才不會買錯
開學用品開箱
• 牙刷 • 不用買太好,孩子好刷好掌握即可;建議找有洞的牙刷,可以掛起來
學校每個禮拜會請小朋友帶回家視情況做更換,
也有可能還沒到週五就莫名奇妙不見了!
所以真的不用買太好的!
我是買日本阿卡將的小牙刷一整包12支大概2百多塊而已
• 鋼杯 • 就是男生當兵那種有耳朵的鋼杯縮小版!
用來喝水、當漱口杯
有的學校是孩子各自帶水壺跟漱口杯,我們學校是指定小鋼杯一個
可以統一放進學校洗碗機清洗消毒,孩子自己清洗也較容易、也不會發霉
每天會帶回家清洗、隔天再帶到學校
↓ 一進學校就是先把杯子定位掛好 ↓
• 書包 • 需可以放進A4大小書本
我第一週準備的書包有點小,可以放但是不好拿
每次放學都看到綠逗書包開開的(冏)
為了讓小孩好裝好拿好拉拉鍊,合併開心上學......
公主(英雄)書包會是一個非常好的配備(大笑)
• 拖鞋 • 我們學校不用室內鞋,室內都是脫鞋光腳的
拖鞋主要是教室到廁所短距離方便使用
方便穿脫,防水止滑是基本條件
拖鞋會定期跟著睡袋寢具一起帶回家清洗
↓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自己的小鞋格,拖鞋就放在這裡 ↓
• 備用衣物 • 準備1~2套衣物,必須寫上or貼上姓名標籤後裝袋
切記,衣服褲子不用準備新的
把差不多要丟了、掉了也不心疼的衣服帶去就對了
因為在學校常常不是弄髒就是跟同學穿錯
我家公主甚至還連續三天每天回家襪子都不見了(扶額)
所以真的不要特地去買新衣
↓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自己的衣物格,需要換裝自己來拿 ↓
• 寢具 • 學校不會硬性規定要帶哪種規格的睡袋還是睡墊,
但當時老師建議我們夏天孩子怕熱,不帶睡袋會比較好
9月開學是正熱的時候,小綠逗是帶睡墊+一條紗布被
(其實我看有些是帶一條涼被鋪地上然後一條浴巾大小的小被子就去了
但…………我覺得這樣好硬喔怎麼睡啊)
今年冬天比較冷
最後給綠逗準備了一套四季睡袋
感覺比較暖一點,也比較好收
最後兩種寢具經過當事人評比說
「睡墊睡起來比較舒服,睡袋睡地上有點硬硬的」
睡墊我們是用 舒福家居幼童午睡墊,每年夏天固定開團
睡袋我們用的是 GU STAR 幼稚園專用睡袋,每年開學季開團
• 衛生紙/擦手紙 • 每學期每個學生準備 抽取式衛生紙3~4包+擦手紙2包
(因為怕毛巾發霉,所以我們學校是統一用擦手紙,不用手帕毛巾)
**
注意到了嗎?!我們學校不需準備餐具
因為統一在餐廳吃飯,學校有提供餐具而且統一清洗
不用悶一天帶回家洗這點是我覺得最棒的
所以,記得先等學校清單再準備
很多東西真的不是一定要先買喔
大家都說 公幼沒有在教 ?!
其實從到學校報到第一天,
老師就已經提醒告知
「公幼小班著重的是自理能力」
如果是以注音、英文這類學科來說
我們就讀的公幼小班確實沒有在教
但除了注音英文沒教,其他一樣也沒有少
甚至戶外活動、肢體運動量非常大
只要是好天氣,
小綠逗就很開心今天可以溜滑梯.騎腳踏車.爬樹了
白天孩子們一定都是在戶外跑!
這點我覺得大勝多數沒有戶外空間的私幼
真的多曬太陽多運動,飯吃得好.睡眠狀況也大有進步
小班是主題教學
以主題延伸出認知邏輯,語言表達,美術創作等各方面的學習
一個班30個學生,兩個老師
每次主題會由一位主要老師負責教學
另一位老師做輔助
我喜歡這樣的模式
可以了解兩位老師各自不同的風格及引導方式
由此了解孩子喜歡哪一位老師的教學方式及互動情況
上課有教材,但這似乎也是看每個學校不同
學校小班用的是自行訂製的主題教學講義還有康軒的學習本
小班上學期就是主題講義x2,塗鴉,數學這幾本
每天會輪流帶回家寫非常少的家庭作業
其實主要就是讓爸媽知道孩子學什麼
小綠逗很會表達,常常回家作業是他帶著我寫(笑)
學校非常重視家庭工作
常常有那種做一半要帶回家給媽媽的作業
↓學校教做餅乾,就額外帶了一份麵團回來做,這個到底是什麼??(笑翻) ↓
下學期除了講義學習本外,
每週還多了閱讀作業,需要家長陪讀講故事這類的
每個週一是分享日
聽小綠逗說上學期都在分享"週末去哪玩"
下學期開始多了週末閱讀,週一就成了分享故事大會
因應節慶做各式各樣的勞作
例如聖誕節做聖誕帽,過年做春聯吊飾,元宵節做燈籠........
然後學期末帶回家這本"作品集"
上學後感覺到小綠逗 從愛畫畫,變成會畫畫
當小綠逗拿出這本與我分享時
我真的有點感動耶!
原來學校不是沒在教,而是邊玩邊學
不是專注在刻板的學科上,卻看的到孩子的大進步
↓聖誕節,跨年煙火,幾何圖形,我的家庭,校外教學,月球↓
好不可思議!我竟然全看懂了!!
每個孩子都有一套這樣的文具組
寒假就直接帶回家使用,開學不用再帶去學校了
中班起-引導孩子觀察.創造
中班開始的主題比起小班來說差很多啊!
從植物,海洋,動物,科學.....等種主題做聯想
中班主題科普類居多
作品從平面變立體、還創作自己的書...
升大班後聽逗姐說在校的作品變大型
需要團隊合作
感覺有點像以前我們小時候的迷你科展那樣(有人知道我在說什麼嗎 ?)
中班起每周末有家庭繪本
從中班一開始沒有目的的亂畫
到現在已經可以畫出四格故事,還有生活寫真
很多人說公幼什麼都沒有教
其實,孩子看起來每天開心的在玩
卻在不知不覺進步好多
這禮拜畫下了媽媽一打二帶去看螢火蟲的故事
以我們完全沒有額外上美術課的情況
媽媽我真的很感動阿
喔~對了
大班上學期開始學握筆,練習各種筆順
下學期一開學就是開始教寫自己的名字了
聽說在學校玩各種寫名字的遊戲
畢業前每個孩子都要學會寫自己的名字
老師還會慢慢調整寫在格子內的大小比例
綠逗的名字其實不太好寫~
但才短短不到一個月,寫得比我預想中還要工整好看呢!
升大班後明顯學校生活變得較嚴謹
步調變快,標準變高
畢竟要開始為了上小學做準備
綠逗一開始覺得很不適應
覺得老師變嚴格,讓他壓力有點大
那陣子甚至出現了緊張壓力症候群,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
在發現後跟學校老師溝通調整才好一些
如果家有跟綠逗一樣比較敏感的孩子可能要多注意一下
公幼跟一般私幼一樣也有所謂的"家長日"
家長日就是開放校園讓家長入內參觀,知道孩子平時在做什麼
然後表演幾首歌跳跳舞給爸媽看看這樣
公幼沒有像私幼有課後才藝項目
所以表演項目跟私幼比較起來規模真的很不大,也很不華麗
但呈現出來的就是孩子沒有壓力
很自然的帶著爸媽一起玩
像聖誕活動就是校園園遊會
當天早上送進學校後,10點爸媽就可以進校園參加活動
可怕的是中午活動結束就可以帶孩子回家
不帶也是可以跟平時一樣在學校吃飯睡覺等放學
但是……小綠逗班上全部同學都被帶回家了
你說,我能不帶走嗎(哭)
↓當天的來店禮-手繪聖誕帆布袋,孩子可以帶回家繼續玩↓
學校不過萬聖節,所以沒有逼死人的媽媽手工考試
沒有意外的話一個學期會有一次校外教學
小綠逗對於可以跟老師同學坐遊覽車出去玩超級滿意的
校外教學父母不用跟,就由老師帶領全班走出校園
綠逗學校班級數不多,所以是全校一同進行
早上8:30集合吃完早餐上遊覽車出發
學校會準備所有在外的點心,所以只要帶水壺就好了
中午回到學校吃午餐、午睡
一樣下午四點準時放學
這是一個可以放手讓孩子長大的機會
也是綠逗第一次沒有爸媽陪,跟一大群同學出遊
Q: 校外教學爸媽想跟可以嗎??
每間學校規範不同,聽說有的學校是規定一個孩子需要一個家長陪同
我們是全部交給學校帶領,爸媽要跟就是自行開車到活動地點喔!
小班去了文山農場,中班去木柵動物園
兩次我都沒有跟
大班校外教學到北海岸的野柳海洋世界
這次我就是自己開車到野柳陪著一起走
幼稚園生涯最後一次校外教學,媽媽總算參與了一場
我還記得這天下整天的雨,北海岸大漲潮
姐還因為早餐吃太急,在野柳吐了,吐完變得軟趴趴、整個人懶洋洋
(是不是還好我有去??!)
依學校有所不同,有朋友孩子就讀的公幼竟然有互動app
吃的問題是公幼裡最不用擔心的
早上有早點
大家都說 "哭哭"分兩種
孩子的表現取決於爸媽的態度
堅定,正向,不為難不遲疑的好好說再見
孩子才會覺得上學是如此正常且美好的事
PS.如果你是一個"不堅定很感性"的爸爸/媽媽
請把送孩子上學這個任務交給堅強的另一半
因為我們學校是分班不混齡,所以開學第一天真的全班炸開了
小班30個新生,大概有28個在哭(吵)
原本不哭的孩子,進到那個氛圍都很難不哭耶!
真的好可怕喔!
再讓我重來一次,我會選擇第一天請假避開這一段
小綠逗可能就不會跟著哭,會更快進入狀況
第二天全班好很多,大概剩下一半的人哭
跟著老師的步調進行活動的同學越來越多
上學對孩子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成長進階
剛開始必須離開媽媽在外團體生活一整天其實壓力很大
尤其是敏感型的孩子
在學校因為不熟悉沒有安全感,就算再累也很難入睡
回到家因為太累不是倒頭就睡,就是容易有情緒
每個晚上還可能因為怕媽媽不見,再度睡不好
媽媽也因此再度被綁架
但若能理解,同理孩子的為什麼?
幫助孩子換個方式處理情緒
換個角度想,會知道自己對他來說有多重要
理解是最溫柔的包容
我總是這樣安慰自己,因為愛
新生一個月後每天都是這樣開心上學
現在不上學還覺得無聊呢!!
~ 延伸閱讀 ~
中央政府提供之
育兒津貼 / 托育補助 / 育嬰津貼 三項補助
補助條件全國一致,僅能擇一申請
不可重複同時請領
不限定父母就業狀況
(沒上班/無固定收入者皆可)
家有0~5歲以下幼兒
針對雙薪家庭或單親一方就業,小孩交由托嬰中心或保母托育
補助可至三歲前
(2~3歲可選擇繼續托育或是轉幼兒園2歲幼幼班改領2~6歲教育補助)
《申請條件》
家有0~3歲(未滿三歲前)以下幼兒
父母最近一年收入綜合所得稅未達20%
《補助金額》
1.送公托/托育家園
一般家庭每月可領5500元托育補助
2.送準公共化的保母或托嬰中心
一般家庭每月可領8500元,
選擇未加入準公共化的私托、合格保母
或爺爺奶奶自己帶,均不適用托育補助
只能領每月的育兒津貼
交由保姆照顧者,則須與保姆或保姆隸屬的居家服務托育中心
,簽訂送托關係契約書,並提出申請
需自送托日起15天內提出申請,補助才可從送托日算起;若超過 15 天申請,則自申請日開始算
除了中央政府提供的補助,依照各地區有不同的縣市政府額外補助
但要看各縣市政策決定是否可與中央補助併領
例如:台北市有0~5歲的育兒津貼,只能與中央補助擇一;但托育補助就可併行享有加碼補貼
例如:桃園至110年1月前0~3歲育兒津貼為3000/月,明顯地方高於中央補助
各地區額外補助可撥打「1957」福利諮詢專線,會有專人幫忙解答
PS.未婚懷孕、離婚單親育有未成年子女弱勢族群
且家庭年收入未達中央機關之標準
最近更新:2023.4.16
2020年二寶來了!!
重新啟動媽媽手冊騙吃騙喝(大誤)的日子
以下為自2016年至今的紀錄
隨時更新~~
【雀巢1000天營養計畫】
孕期必領Top1-雀巢1000天會員獨家迎新禮
這個只要上網加入會員,登錄健保卡資料就可以兌換到了
禮盒裡有雀巢媽媽孕哺營養膠囊一盒10顆入,還有一個媽媽包~誠意十足的組合
雀巢媽媽孕哺營養膠囊很方便,
孕期哺乳期營養所需要的葉酸、DHA、鐵等等都有了,只要一顆就搞定!!
而且他有專利鎖養層的關係,不怕營養會被胃酸破壞,
也不會像有的膠囊一樣有奇怪的味道。
✨線上申請 ➡https://bit.ly/3i2hfAw
1000天是從孕期一直到寶寶2歲前
這段期間是建立寶寶健康的關鍵,所以媽媽自己本身也要補足夠的營養,才能給寶寶最好的!!
還可以線上加入及綁定雀巢1000天營養計畫 Line官方帳號
Line官方帳號都會定期貼心提醒每個階段的營養知識、育兒資訊……
尤其對新手媽媽很受用喔!
網路申請
1. 媽咪Q寶好禮包-免費
申請網址 www.cutebaby.com.tw/index.php
2016禮包內容 : 施巴除紋 / BABY奶嘴 (孕7個月以上追加贈送幫寶適禮袋)
每月再另抽新生兒加碼禮
(2016贈品實拍)
2. 奇蜜好孕袋-$90
申請網址 parent.kimy.com.tw/pregnancy/PregnancyBag/Info
網路索取-90元郵寄費
贈品內容-超級有誠意,活動頁面標示的一件不少
(2016贈品實拍)
3. MallDJ媽媽DJ袋-$99
申請網址 https://www.malldj.com/Desktop/store.aspx?id=Store_I&item=m0302e3&ProductID=pb287081190001
網路索取-99元郵寄費
2016贈品內容- 媽媽寶寶 雜誌二本 / MallDJ 馬桶坐墊防菌紙/ nac nac嬰兒泡泡浴露、
乳液/NUK 超乾爽拋棄式防溢乳墊-2片 /Chicco洗髮沐浴體驗組
NUK 彩色紙袋/Nuby夾鏈袋and一些產品dm跟試用品索取辦法
(2016贈品實拍)
4. 妙兒舒-免費
申請網址 https://sampleform2.kao.com/webapp/form/21985_pngb_1/index.do
上官網填資料 > 選擇試用尺寸 > 8~15天可收到試用體驗包
(2016實拍)
5. 滿意寶寶-免費
申請網址 www.mamypoko.com.tw/member_modify.php
上官網加入LINE填資料 > 選擇試用種類(有尿布.母乳墊可選擇)
(2016實拍)
6. 幫寶適-免費
2020更新:目前官網已不提供試用包的索取服務,不定期在幫寶適Facebook粉絲團上舉辦試用包的索取活動
上官網填資料 > 每個月都是有限額的!一個會員僅能索取一次
(2016實拍)
7. 好奇寶寶-免費
2020更新:目前官網已不提供試用包的索取服務
看影片填資料即可
(2016實拍)
8. 好婆婆嬰兒禮包-免費
申請網址https://www.mami520.com.tw/free.php
網路填資料>專人聯絡>門市領取
2016禮包贈品內容- 圍兜/紗布巾/小襪子/手套/藥浴包+粉絲團按讚加贈手套*1
(2016贈品實拍)
2020贈品內容:HAOPOPO手提束口袋 1個、寶寳襪 1雙、奶嘴夾 1條、感溫變色湯匙 1支、奶嘴刷 2支、御鮮藥浴包試用包 1包、萃益敏益生菌 2入(御鮮藥浴包試用包、萃益敏益生菌為限量品,送完為止)
(2020贈品實拍)
9. 惠得生技藥浴包-免費
粉絲團按讚>私訊上傳媽媽手冊即可申請體驗
(2016贈品實拍)
10. 雀巢1000天營養計畫-免費
申請網址 傳送門
網頁申請會員即可(需上傳媽媽手冊+健保卡)
贈品內容- 媽媽包*1/媽媽孕補營養膠囊10顆入(市價550)
(2016贈品實拍)
(2020贈品實拍)
11. 惠氏媽咪俱樂部-免費
官方LINE傳送門
加入官方line會員獲得贈品點100點-點選兌換贈品即可
2016贈品內容- 紗布巾*2
(2016贈品實拍)
12. 可貝可媽咪寶貝club-免費
2020更新 : 網站已閒置,活動訊息可見粉絲團點我
加入會員獲得會員禮
2016贈品內容- 寶寶身高尺/環保袋
(2016贈品實拍)
13. 新諾兒寶寶俱樂部-免費
申請網址 www.novalac.com.tw/index.aspx
幫寶寶加入會員獲得入會禮
寶寶未出生者可先加媽媽會寄送永信營養品試用包,
待寶寶出生後再補齊姓名出生日期可獲得周歲禮
2016贈品內容- 媽媽營養品試用包
(2016贈品實拍)
14. 嬌生新手媽咪入會禮-免費
申請網址 https://www.johnsonsbaby.com.tw/latest-news-and-offers/offers
官網加入會員即可
2016贈品內容- 巧虎洗澡書
(2016贈品實拍)
15. 貝比卡兒金選媽咪入會禮-免費
2020更新 : 網站已無贈品資訊,活動訊息可見粉絲團點我
官網加入會員即可
(2016贈品實拍)
16. 大地之愛親子健康手札回饋-免費
2020更新 : 網站已無免費贈品資訊
Qmamy官網入會上傳媽媽手冊or寶寶手冊 並完成手機認證
媽媽好孕禮體驗三階段或新生兒賀禮免費領取
(依照實際懷孕週數及寶寶年齡領取,每人限領一次)
2016贈品內容 : 美腹霜.哺乳呵護膏小樣
(2016贈品實拍)
17. 雪印-免費
申請網址 www.snowmilk.com.tw/member_directions.php
官網入會加入A級會員上傳媽媽手冊or寶寶手冊 即可獲得入會禮
2016贈品內容 : 紗布洗澡巾
(2016贈品實拍)
18. MPL母乳袋-免費
2020更新 : 網站已無免費贈品資訊
線上填寫資料 粉絲團按讚入會 需上傳媽媽手冊OR寶寶手冊
2016贈品內容 : 母乳袋*3
(2016贈品實拍)
19. 小獅王辛巴-免費
每月活動在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imbababy.tw
有點複雜的申請辦法~詳請請見粉絲團
2016贈品內容 : 小獅王禮袋
(2016贈品實拍)
門市/靠櫃兌換
20. 哈韓孕媽咪 正韓直送
憑媽媽手冊消費滿299免費換combi奶瓶
2020.4/8-粉絲團相關資訊傳送門 點我
21. 麗嬰房好孕邦-免費
2020更新 : APP已結束
跟寵兒活動不同 下載APP加入會員 到門市就可以直接兌換
2016贈品內容 : NUK奶嘴
(2016贈品實拍)
22. 克蘭詩-免費
憑媽媽手冊靠櫃領取媽咪集點卡
孕期前/中/後三階段可領取贈品 集滿五點再送
2016贈品內容-(初期)8ml除紋霜/(中期)雙激萃7日體驗組/(後期)V型緊塑精華5ml
(2016贈品實拍)
2020更新 : 憑媽媽手冊臨櫃即可兌換
線上先填表預約體驗櫃位 點我
2020贈品內容-8ml除紋霜x2 / 潔顏泡泡x1 / 黃金雙激萃x1 /賦活乳x1
23. 維康藥局-免費
憑媽媽手冊兌換優生孕媽福袋
2016贈品內容 : 優生-奶嘴/母乳保存袋/溢乳墊/濕紙巾
INABELLA-私密保養試用/孕媽除紋系列四項試用
(2016贈品實拍)
24. 奶娃的店-免費
2020更新 : 追蹤粉絲團 點我
憑手冊兌換門市這折價卷1000元+寫真卷
門市折價卷滿千折百,可一次抵用
2016贈品內容-溢乳墊/COMBI泡泡露/飲品試飲*2/濕紙巾-都是正貨大小(聽說還有人換到吸乳器)
(2016贈品實拍)
25. 大樹藥局-免費
憑媽媽手冊加入會員兌換
贈品內容-鈣片/產褥墊/護理噴劑-3選一 + 大樹折價卷300(滿500折50)
(2016年兌換贈品內容)
26. 杏一藥局-免費
憑手冊消費$99可免費加入會員兌換杏福禮
2016贈品內容 : 小獅王超音波相本/濕紙巾/牙刷/葡萄糖胺
(2016贈品實拍)
27. MAMAWAY媽媽餵
2016憑手冊$299換購當期贈品
(每檔贈品不同,換購過下一期無法再以手冊兌換)
2016贈品內容 : 哺乳內衣/溢乳墊/無毒化粧海綿
(2016贈品實拍)
2020更新 : 憑媽媽手冊臨櫃即可兌換芬蘭箱
活動網頁資訊 https://tw.mamaway.com/webpage/23
可以399換購原價1280的孕哺內衣
當日消費可以499加購原價980床墊
28. Usmammy孕餵時尚館-免費
2020更新 : 已結束營業
憑手冊首購6折,不限金額消費送
2016贈品內容 :育兒禮袋
29. CHICOO-$499
2020更新 : 目前無活動,追蹤粉絲團 點我
憑手冊$499直營門市可換購價值進$1500的禮包
2016贈品內容 : 寶寶兔衣(分男女可選尺寸.市價約$500)/玻璃奶瓶150ML(市價約$236)/
洗浴組(市價約$188)/乳膠安撫奶嘴(市價約$120)/濕紙巾*2
(2016贈品實拍)
30. GMP BABY-免費
2020更新 : 目前無活動,追蹤粉絲團 點我
憑手冊首購75折,不限金額消費送
2016贈品內容 :kinnde變形奶瓶試用組(市價$545)
(2016贈品實拍)
▼2016首購75折 買了搭配用的外出儲存袋$375▼
31. 麗嬰房-免費
憑手冊+身分證明文件兌換寵兒媽媽包 . 當日首購69折(以原價折扣)
官網資訊 點我
(2016贈品實拍)
(2020贈品實拍)
32. 維娜斯塑身衣-免費
2020更新 : 目前無活動資訊,追蹤粉絲團 點我
預約試穿.憑手冊領取貝比禮
(2016贈品實拍)
33. Neal's Yard Remedies尼爾氏香芬庭園 -免費
2020更新 : 目前無活動資訊,追蹤粉絲團 點我
憑媽媽手冊可兌換 呵護媽咪幸福袋,
憑寶寶手冊可兌換 純淨寶寶幸福袋
一本手冊限領一份,換完為止。
2016年贈品內容 : 媽媽妊娠滋養霜50g + 香橙甜蜜沐浴露50ml + 試用包*3
(2016贈品實拍)
34.SABON-免費
活動資訊 傳送門
2020/07/20~12/31憑孕婦健康手冊可至櫃上預約活動(每手冊限使用一次):
✔️活動一:免費手部護理一次,並贈送旅行體驗禮一份
✔️活動二:咬手環/奶嘴鍊手作(2選1),需繳交預約金880元,當日可全額抵消費。
✔️手作當天單筆消費$4,000,贈100元折價券一張。
35.安琪兒婦嬰百貨
攜帶媽媽手冊至門市蓋章後領取
36.馨力陽-NANOBEBE
活動資訊 傳送門
憑孕婦手冊可至合作門市免費兌換哺乳實用體驗組
2020贈品內容:儲乳袋x3, 溢乳墊x2, 奶嘴
37.媽咪拜-育兒箱
活動資訊 傳送門
上傳手冊+加入媽咪拜tg
逢雙數月,週週抽獎
38.魚鱻森 虱目魚精
活動資訊 傳送門
憑手冊免費領取虱目魚精一包
39.NUK
活動資訊 傳送門
10/3起臨櫃購買任產品,出示媽媽手冊可以$199加購
40.Hipp喜寶
活動資訊 傳送門
孕媽咪或家中有0-18個月寶寶👶
喜寶LINE官方帳號正式上線
加入會員享有 『孕媽禮或副食寶箱』
~~延伸閱讀~~
【孕期紀錄】善用媽媽手冊-2016彌月蛋糕/餅乾/油飯-試吃免費體驗
【孕期紀錄】善用媽媽手冊-2016產後調理/月子餐-免費/付費-試吃
【孕期紀錄】孕婦吃喝玩樂go 2016媽媽教室-課程/實用/贈品/試吃
覺得我好認真的話~可以來給小綠逗按個讚
有事沒事都可以來聊聊喔!
彷彿昨天才在月子中心擠奶
怎麼今天就要找幼稚園了?!
其實在去年逗寶大概一歲半左右
我開始了參觀幼稚園的初體驗
當時想的是
大家都說幼稚園超難排!是否該先卡個心安?
(但坦白說,當下我一點危機意識也沒有)
斷斷續續一直到今年過年後
因為小綠逗一句「媽媽我長大了想要去上學了」
媽媽才終於有感卯起來認真找
而在這段找學校的過程裡
讓我得到最深刻的體認就是
#幼稚園的選擇將取決於想要給自己的孩子什麼
░░░░░░░░░░░░░░░░
什麼公幼、非營利抽籤那有那麼容易?
什麼一出生就要排隊搶破頭的私幼?
這一篇紀錄我的參觀心得及功課總整理
And聽過的私幼招生話術一次多都露
(顧及學校及孩子肖像權及隱私問題,本篇文多圖少需耐心閱讀)
首先,必須一定要清楚
預計何時想要送小孩上學?
•2足歲-幼幼班
•3足歲-小班
•4足歲-中班
•5足歲-大班
「學齡」在公幼是非常嚴格的
假設今年8月開學逗寶是2歲9個月
只要未達3足歲只能上2歲專班(就是幼幼班)
但在私幼很可能因為各種因素可以偷渡到小班
可能說是小孩天資聰穎.其實已經可以上小班之類的話術??
或是私幼才有的所謂小幼班
甚至也聽說過未滿2歲就可以上幼幼班的😱
對於顧及不瑕或是很想送上學的家長來說
能早送早升好像是好事??!!
但是
托嬰(1:5)、幼幼(1:8)、小班(1:15)
這三者的師生比完全不同,
若未達學齡升班是否也代表師生比會超收??
對孩子的照護是否也相對較有風險?
這點就需要家長自行評估了
「三歲後是適合上幼兒園的年齡?」
「五歲才是適合上幼兒園的年齡?」
針對幾歲上學這個問題不只一個育兒/親職專家發表過言論
但我個人覺得
這個問題應該沒有正確解答
因為每個家庭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自己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孩子
成熟度是否已經可以上(丟)學(包)了?!
孩子是否會觀察模仿?
是否具有聆聽跟基本的認知理解能力?
是否對新事物會有興趣?!
而當孩子開始產生同儕需求
渴望朋友同伴團體生活
這時進入團體生活似乎是較合適的
▃▃▃▃▃▃▃▃▃▃▃▃▃▃▃▃▃▃▃
有些孩子整天嚷著要出去,渴望同伴團體
上課過程中總是表現的比平時還乖巧配合
老師說的話比媽媽好聽100倍
或許就是可能會期待上學勝過在家的預兆
另一種,若孩子發展上稍微較慢或落後
同學間的互相學習模仿刺激
會比平時在家一對一教快很多
提前上幼稚園或許反而會是很正向的選擇
▃▃▃▃▃▃▃▃▃▃▃▃▃▃▃▃▃▃▃
若是想一直自己帶著孩子,不想太早送去上幼稚園
這樣其實也沒有錯
只是必須考量的又是另一層面
當中班(甚至大班)想送孩子上學
此時孩子可能比同班同學進入團體生活晚了
孩子的學習及團體適應能力可能比較落後
這是否會造成孩子的挫折感?
(當然這又跟每個孩子的個性有關係)
又或者中班大班上學,
此時喜歡的學校是否有名額可以加入?
以上都是必須先行考量的
關於公幼,非營利,私幼的比較
還有什麼月費註冊費巴拉巴拉一堆費用
網路上每年都有超多類似的相關文章
這裡就不再做比較表了
簡而言之,大家最常問的重點就是
費用比較(低-高) : 公幼-非營利-私幼(準公幼)
在校可托時間(長-短) : 私幼(準公幼)-非營利-公幼
其他的這篇重點將放在
如何選擇學校 And 如何投注
▶各縣市公幼非營利招生相關資訊懶人傳送門(隨時更新)◀
▨▨▨▨▨▨▨▨▨▨▨▨▨▨▨▨▨
《公幼/附幼/非營利分班條件》
★公幼:有分公立幼稚園以及在國中小內的附設幼稚園
「附幼」除了2歲專班外,其他是3-5歲混齡
「公立幼稚園」則是2-5歲都是分齡班
其中「2歲專班」並非每所學校都有開班
★非營利幼兒園:由政府補助,民間財團經營
少數設有2歲專班
非營利有些學校是3-5歲混齡
也有全是分齡班,抽籤也是分齡抽
所以中籤機率其實不一定比公幼低
★教保服務中心:2021年教育局新成立的托育機構
多設立在公部門辦公空間,
目的就是要讓職場爸媽跟孩子上課的距離拉近
收2-5歲混齡編班
收費及抽籤入園規則大多同非營利幼兒園
教保服務中心比較少人知道
前兩年因為疫情竟然有未招滿的單位
開學後居然還能免抽籤直接入學
不知道今年2023年有沒有這種機會啊?
但不管公幼還是非營利
其實都是僧多粥一口的競爭
除了招生名額少以外
抽籤規則順序是致勝重點
當一層層名額被抽出到,越後面機會越低
《公幼混齡抽籤順序》
⓵ 優先資格
各縣市的優先資格條件會有些許不同
EX: 台北市只要三胎就算優先條件,而新北則是需三胎且四歲以上才算優先資格
優先條件非常重要,千萬要注意看!
說不定自己就是那個優先人選阿
⓶ 先抽5歲再抽4歲
最後抽3歲(也可能3歲沒得抽了)
⓷ 2歲專班獨立抽
so以上,民間流傳一種說法
☑ 2歲抽2歲專班(附幼/公立幼稚園/非營利)
☑ 3歲抽分齡班(公立幼稚園/非營利)我們就是用這個策略抽到小班的
☑ 4歲抽存在感
☑ 5歲附幼大班直接上
所以若是抱著
『非公幼&非營利不念的決心』
請先自行做好
《抽籤事前功課》
Ex:我所在地區是在新北,跟臺北市登記抽籤日期不同,其實不少人會「跨區到臺北市抽」
☑新北市:公幼、非營利同一天抽籤,
2023年更改制度為不限登記1園,至多可登記60園
☑臺北市:公幼、非營利各登記1園,2023年公幼&非營利為同時期登記抽籤
須注意抽籤當下戶籍地必須跟欲抽學校同一縣市
Lesson 1.
大約4-5月抽籤前各校會分階段公布招生名額
第一回合優先資格抽完,
可能有些學校甚至已經沒有一般生的名額了
請先研究家裡附近可接送範圍的有幾家公幼?
還有名額的是哪所學校?目標有多少名額?
Lesson 2.
查詢有名額的學校往年的報名人數與中籤率
▋舉例來說 ▋
A校 : xx公幼,2歲專班
查詢107學年度ㄧ般生報名人數為99人,抽11人,則中籤率11%
B校 : xx附幼,混齡班3歲
查詢107學年度一般生報名人數為98,抽4人,則中籤率4%
C校 : 非營利,分齡3歲班
查詢107學年度報名人數159,抽16人,則中籤率10%
以上為事前參考之前數據來「賭」今年機率(是賭沒錯)
去年的數據可以直接詢問學校或是去年有抽到的家長
甚至還聽過,在抽籤當天
有媽媽早上跑遍住家附近所有公幼看報名情況
然後趕在中午12點最後現場報名收件前
去覺得機率最高的學校報(投)名(注)
聽起來好累對不對?!
但如果你夠勤勞!!說不定就是那個強運者
(這是一個30%努力+70%天命的概念)
Lesson 3.
現場報名的最後一天,下午就會抽籤
萬一沒抽到怎麼辦?
謹記!!
抽籤只能投一家,缺額候補可以隨你投
快拿著你的資料,搜尋有缺額的學校
照著最順的學校路線去排候補吧!!
2021年因為疫情很多學校抽完籤都沒有候補生,甚至沒有額滿
這時候拿著資料直接去學校排候補,正取生報到完就會通知候補
★★★★★★★★★★★★★★★★★
阿恩勾~講了這麼多
我想大多數人都不屬於超強運體質所以私幼還是必須先做好準備
2019年8月起私幼多了"準公共化"的選擇
Q1:準公共化幼兒園是什麼?
A:準公共化幼兒園是和政府簽約的私立幼兒園,需符合政府所規定的收費上限、教師與教保員每月投保薪資不低於2萬9,000元、
通過基礎評鑑、建物安全合格、師資配置情形符合規定、課程與教學具良好品質等要件才可以簽約
簡單來說,
準公共化幼兒園是保有私幼的原有的收托時間,教學方式
但在政府的監督及資源提供下,收費較低,剩餘學費差額是由政府繳交給園方
性質不像公共化幼兒園(公幼、非營利幼兒園),
但卻是帶有部分公共化色彩的私立幼兒園
有些私立幼兒園,加入準公共化化體制後
雖然學費變得較低,但原本的課程規劃也有所變動
(EX: 一些特殊課程,變成所謂"才藝課程",需額外收費)
家長一定要在參觀時/入學前確認上課內容跟額外費用部分
準公幼報名&抽籤時間跟公幼/非營利不同
須個別跟幼兒園確認
準公幼其實還是比較偏私幼的規則
所以登記/報名/抽籤都是自行辦理
需一家一家自行去詢問
全國準公共幼兒園名單 點我
建議至少半年前開始找學校
(其實半年真的很壓線)
比較搶手的私幼基本上都要一年前做預訂才有機會入學
熱門評價好學費合理的這種基本上早早被訂完
剩下的都是價格高跟大家都不喜歡的
如果喜歡的私幼確定已經無法如願入學
建議可以在5月底~6月初再做一次電話詢問
因為有可能會有學生因為抽到公幼而放棄入學
這樣就有機會可以乘公幼的反向順風車入學囉
參觀學校如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參觀是最好的
孩子自會告訴你什麼是他想要到
不過也不需要到每間都帶孩子去,
因為小小孩有很嚴重的選擇障礙
跟什麼都要&什麼都不要的毛病
所以最好就是家長先做初步過濾
最後剩下2.3家難以抉擇時就可以給孩子決定吧!
另外如果可以的話
走過路過無預警的去按電鈴參觀
突擊式參觀是最能看到最真實的一面
(但有些私幼是不接受突擊參觀的,所以也是有可能吃閉門羹)
針對參觀重點
坦白說,每個人個性龜毛程度不同
因此在意的點也不同,真的要比較也比不完
但是幼兒園其實真的太多
我們必須擇最重點來過濾才不浪費時間
▲地點距離▲
建議選擇離家近或是離上班地點近的
太遠的學校即使再好再便宜也沒用
學校有多遠?開車時間?搭車時間?走路時間?
若搭校車,早上到家接的時間是幾點?
這些其實決定了孩子到底要幾點起床?
(應該說媽媽要再提早多久起床!)
短期間或許因為新鮮感可以撐一下意志力
但長期2.3年下來,
大人有可能因為下雨塞車等各種突發狀況而造成麻煩
小孩也有可能因為賴床而鬧脾氣反而討厭上學
對了!還沒算上下班時段的人潮跟塞車時間呢!
所以學校距離考量應為第一優先
先圈出可接受距離,再從中挑選學校
▲合法▲
☑一定要先確定學校有合法立案的「幼兒園」,而非「補習班」
(ex:有些學校並非以幼兒園立案,萬一發生問題也不在幼兒園的體制規範內)
★全國幼兒園立案查詢傳送門 全國教保資訊網
☑是否通過教育部每年的評鑑標準
☑任職的老師都是具有教師資格的專業師資
(千萬不要相信什麼一班30人,一師一助教的話術!小班以上30人就是必須配2位老師,而不是沒有教師資格的助教)
▲師生比▲
☑標準規定是幼幼班1:8,小班以上1:15
幼幼班不混齡教學,採獨立班上課
So 若幼幼班一班16人勢必應該有2位老師
若小班以上是採混齡30人一班,需配置2位老師
聽說有些私幼可能為了多收托而強制讓孩子升班
或是在神不知鬼不覺中超收學生
針對幼幼班除了不混齡外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
幼幼班一班16名學生為最大上限
所以如果有人說幼幼班收20人配2師
這就是不合乎規定的
▲戶外空間▲
台北居大不易
現在很多幼兒園都是設立在大樓內
戶外空間極小,室內沒有採光
一群孩子整日關在教室,
一旦一個感冒容易互相傳染
甚至會覺得怎麼看醫生吃藥都好不了
能夠每天在戶外跑跑曬曬太陽殺菌一下
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室內環境▲
除了戶外空間,
☑園內是否有可以活動的公共空間?
畢竟還是會遇到下雨無法到戶外的時候
這時公共空間就變得相當重要了
是否乾淨無障礙物?
一次活動大約是多少學生同時進行?
☑園內是否具消防設備?逃生路線是否暢通?
一進到幼兒園,吃喝睡都在教室裡
☑環境整潔,是否明亮通風
千萬不要一間小小的教室擠滿書櫃桌椅學生
(我真的走進這樣的教室過,走的我好緊張)
連大人走路都須側身那樣擁擠
一方面是避免孩子衝撞危險
另一方面是真的太小空氣不流通很容易生病
另根據法規
☑ 幼兒主要活動空間應設在一樓至三樓
四樓以上及地下室不得使用
☑廁所的所在位置,是否有異味?是否有積水?
這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放學/延托時間▲
攸關誰接誰送?工作是否能配合?
參觀到目前統計下來
早上送應該都是沒問題,問題都是出在下課接
私幼平均大概7:30可送上學,
正常4點過後算下課,最晚可至6:30接回
但只要家長跟學校可以談好,甚至到晚上8點都有可能
若是讓孩子搭交通車回家,路線安排大概是幾點到?!
家中會有誰在家?!
而放學後在校等候家長接回的孩子
☑下課後到家長接回的中間這段時間孩子會是在做什麼活動?
是有其他自費才藝課可選擇?
幾點開始會全部孩子集中托管?
還是電(卡)視(通)看到飽等媽媽來接?
And
私幼並不是都一定有免費延托
延托的加時鐘點費也必須先問清楚
例如有些蒙特梭利學校其實是很早放學的
超過5點就需加收延托費了
▲餐點廚房▲
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跟我一樣
會特別想去參觀幼稚園的廚房?
除廚房位置應遠離教室地點
廚房冰箱我還會特別詢問打開來看一下
因為孩子在幼稚園一天
至少會吃上二餐(午餐/午點)
甚至是三餐(早/中/點心)
希望可以均衡飲食,盡可能是現煮熟食
曾參觀過連鎖幼兒園,園內沒有在煮,是由分校煮完再由校車送過來的!
這種情況若是在夏天or比較熱的天氣, 運送途中就難免增加衛生上的風險
然後避免是零食或過度加工品
尤其是糖果甜食類的,
能撐多久不給就撐多久還是希望不要給
(你看過菜單的點心內容是餅乾+紅茶一瓶的嗎?我看過)
▲費用▲
私幼的學費跟公幼非營利實在有點差距
這部分攸關每個家庭的經濟能力一定要了解
☑半年一次的學期註冊費多少?
(註冊費,教材費,保險費)
☑每個月的月費多少?
(月費,交通費,雜費)
☑若遇特殊活動或校外教學等雜費支出大約多少?
☑第一次入學需添購的裝備支出多少?
(如:制服.書包.餐具.睡袋等)
☑ 請假、停課如何計算退費?
建議先自行試算出最能接受的價格?!
(ex : 月平均1.5萬~1.8萬 / 月平均1.2萬~1.5萬)
在篩選的過程中,有時到最後便是價格決定一切
PS. 關於「訂金」
一般確定報名園方會收取可能三千~一萬元不等的訂金
若你想找的是公幼備胎
請記得一定要詢問訂金是否可退?!
現在很多私幼擺明不喜歡成為公幼備胎
甚至直接在參觀時挑明講不收公幼轉來的大班生
據園方所說 : 是太多家長擔心孩子承接不上升小學的進度
所以不少都在大班時轉私幼上
.................................
以上這部分,
其實就在於家長到底想給自己的孩子什麼樣的幼稚園生活而已
不用因為對方講太多而想太多,設限太多被嚇阻住了
重點就是「訂金到底能不能退」就對了
▲日常輔助▲
☉戒尿布: 首先最在意就是這件事了!大多數私幼老師都會協助戒尿布
但感覺起來,其實幾乎都是孩子因為同學間模仿學習而自己學會?!
不過戒尿布這事並不算是必須課程內容,所以有些私幼其實不保證戒尿布的
甚至還是會希望孩子在家戒斷後再上學!所以這部分一定要先問清楚
☉用餐:剛上學要馬上跟上大家的用餐速度其實不太容易,
萬一孩子還沒吃完老師會如何處理呢?
☉餐後刷牙:老師會輔助教導,還是讓孩子自己刷呢?
▲家長參與程度▲
學校每學期會有校外教學、表演、展出、活動……
萬聖節,聖誕節,元宵節,端午節
等各種節日都可能有的各種噱頭
(聽說公幼這方面少很多,私幼出頭比較多?!)
☑活動是否需要家長陪同參與?
☑時間大概都是假日?平日?
還有聽說有(很麻煩的)什麼生日會?
是否有送禮請客的傳統習俗?!
《關於監視器》
近期的新聞,相信大家對於托嬰.幼稚園都很擔心
但我覺得監視器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的
(純個人感覺,勿戰)
我還是願意相信大多數幼教老師都是有愛心的
真的要刻意對孩子做些什麼的
也不會笨到直接在監視器下吧!!??
所以監視器這部分我並不會特別要求查看
畢竟在監視器下的也不一定是真相
還是希望留給大多數的老師對幼教環境的一點信心
而不是被家長監控的壓力
若自己覺得不放心,非常在意監視器的問題
務必在參觀時就直接提出
並且詢問調閱監視器的規則及可行性
《關於試讀》
大多數私幼其實都可試讀3日
(有些是半天有些是全天班)
但我覺得,
其實試讀三天,坦白說並不是太有用耶
覺得比較重要的反而是--事前的心理建設及預告
尤其是一直是媽媽全職帶的孩子
更需要事先做「雙方」的心理建設
大概快半年前我開始"洗腦"小綠逗
等你2歲就表示長大了
就要開始準備上學囉!
每次經過幼稚園.小學,從外牆看到溜滑梯.花園
我就會開始說上學的好處
接著試著帶小綠逗上一些
獨立性的學齡前適應課程
漸進式的讓他開始適應自己一個人上課
以及媽媽下課來接你的模式
這些都是在事先培養習慣
還有調適彼此的分離焦慮
其實當孩子已經走到可以上學的年紀時
絕大多數的分離焦慮都是來自媽媽自己
日常愉快的預告上學
漸進式帶動期待上學
淡定自然的送進學校
再正常不過的轉身離開
當孩子開始學著獨立,我們也該試著笑著放手
私幼依照教學系統又分了好幾種
什麼一般、連鎖、全美、半美、雙語、蒙特梭利、華德福、私校附幼.......
不論是選擇哪一種教育體系,
相信每個家長都是愛自己孩子的
每個家庭對孩子的未來教育都有不同的理念規劃
學校沒有最好沒有最完美
只有最適合跟孩子最喜歡
就像好學校裡也是有所謂壞學生
一般學校裡也是有好學生的
找到好配合的學校及孩子最適應的老師
家長才能放心,孩子才會開心
最重要的
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
必須離開我們走向外面的團體生活
當媽媽的縱然有再多的不捨
也必須學著放手
(我隨時這麼提醒著自己)
辛苦了幾年
終於!!
就讓我們愉快的送走孩子
好好為自己吃一沒頓有小孩干擾的早午餐吧!
希望大家都找到心目中的理想學校
孩子開心地上學去玩
媽媽也終於可以開始擁有一點自己的時間了
期待ing😆
!!幼兒園爭霸戰倒數投注預備!!
▶各縣市公幼非營利招生相關資訊懶人傳送門(隨時更新)◀
(台北市公幼及非營利抽籤不同日,公幼&非營利可重複報名)
(新北市112年公幼及非營利可同時報名60家.抽中擇一入園)
(基隆市公幼及非營利抽籤不同日,可重複報名抽籤)
(新竹市公幼及非營利抽籤不同日,可重複報名抽籤)
▨▨▨▨▨▨▨▨▨▨▨▨▨▨▨▨▨
全國幼兒園立案查詢傳送門
~延伸閱讀~
幼稚園┃公幼學什麼?公幼記事本-新生入學 小班幼兒園生活! 緩解分離焦慮 漸進式愛上學校生活
覺得我好認真的話~可以來給小綠逗按個讚
有事沒事都可以來聊聊喔!
突然想紀錄一下這篇玩樂記事
這篇不講玩具不講宅在家的事、
全都是趴趴造的外出娛樂行程
⚠️假如你是以下種類的媽媽
1.家中有禁忌什麼3個月不能出門.一歲前不能回娘家的
2.哎呀!外面好多病菌還是不要出去好了
3.可是.我老公沒辦法陪我一起帶寶寶出門耶
以上類型的媽媽
可以直接按上一頁不用看下去了
因為這篇記事就是專門要出門玩
紀錄各月齡可以玩的行程
而且是一個人就能帶寶寶完成的
全職媽媽真的一點也不鬱悶、
可以生活的多姿多彩超好玩的啊!
●Baby swin-寶寶spa按摩游泳●
費用:$350~800/單次
適用月齡:一出生即可
通常比較大型的寶寶游泳館都有附含按摩spa的服務
一般小北鼻游泳前後也常搭配按摩這件事
所以這裡就把按摩跟游泳這兩件事一起說吧!
按摩其實真的很容易耶(可以上YouTube 自學免花錢我說真的)
或者大台北區的親子館有時有免費課程可以參加(前提是要搶得到喔)
而且按摩我覺得是無時無刻都可做的一件親子互動.不侷限一定要出門
但是強烈建議要在寶寶還不會翻身爬行前玩!
因為一旦會翻就很難乖乖躺著任人擺佈了🤷♀️
▲9m按摩已無法好好躺著了(中山親子館-寶寶按摩)▲
所以想做寶寶按摩spa的要好好把握6個月前的機會啊!
寶寶游泳-這裡指的是帶脖圈在可愛的小池子裡游泳
很多地方都是推薦一出生即可
但是這部分我比較保守一直是到了2m10d才給綠逗嘗試
這時候的寶寶還有媽媽肚子裡的羊水記憶,
8成以上的寶寶在水裡都是很放鬆自在的(當然也是有例外的崩潰案例)
游泳會消耗寶寶的很多體力.通常游完泳會很好睡
(小綠逗第一次睡過夜就是因為這個運動)
▼可以獨樂樂▼
▼也可以眾樂樂▼
不過有些派系似乎不太認同脖圈的使用,所以這部分可以自行衡量!
我個人是覺得偶爾玩一下.給寶寶消耗一下體力.又可以娛樂一下爸媽實在沒什麼啊(攤手)
▼現在還有很多店家有這個變裝服可以玩一下▼
●寶寶瑜伽●
費用:$500~800/單次
適用月齡:3個月以上(有些地方會要求要4個月)
別誤會!寶寶瑜珈跟大人瑜珈那種凹來凹去的樣子不一樣拉!!
所以千萬不要過分緊張
要說瑜珈倒不如說是體能練習好了
寶寶瑜珈是使用一些大肌肉的運動動作來讓寶寶更了解自己身體的運用方式
當然最重要瑜珈是家長跟寶寶互動式的運動模式
這也會是讓寶寶很開心的時刻
小綠逗在上瑜珈課之前,
從2m+由正面翻趴後,
一直處於只差臨門一腳的翻身
上過一次瑜珈課好像開竅了一樣,回家就變多爾滾了
寶寶瑜珈在大台北的親子館偶爾也有免費或一次100的課程
有興趣的可以多多留意
●收涎●
費用:0~2000/單次
適用月齡:3~5個月(4個月的前後一個月都可進行)
傳統的收涎聽說是這個儀式做完,
寶寶的口水就不會亂流
其實收完並沒有,
所以在這裡就當他是一個娛樂吧!
收涎活動超多地方都有的
民俗古蹟點.親子餐廳.親子館.......
巴拉巴拉一堆地方都有相關活動
從免費到搭配寫真收費的都有
有些店家還很有創意的搭配一些有的沒的套餐
就看父母想怎麼玩!
媽友裡面有聽說過最高紀錄收涎收6次的
(驚?!口水到底有多少啊??!)
●親子共游●
費用:700~1200/單次
適用月齡:5個月以上
這裡說的游泳是指
家長帶著寶寶下水.沒有泳圈或其他的輔助物
純粹是靠家長全程帶著寶寶在水裡漂浮
認真覺得想讓孩子游泳一定要越早越好
一旦到了認生認環境
甚至認人怕介個怕奈個的時候
真的想下水會很困難
親子共游家長不用會游泳沒關係
但是隨著孩子越大(重)
臂力需要越強(才有辦法在水裡甩尾阿)
●揹巾舞●
費用:300~800/單次
適用月齡:5~10個月
這是個媽媽可以帶著小孩進行的運動
因為是揹著寶寶做律動(運動)
所以建議寶寶脖子一定要確定已經挺直了
揹巾舞也算個很微妙的活動
寶寶太小不行,太大(重)也無法
所以我覺得大概是5-10個月左右最為合適
不過,若是到1歲還揹的動也是無妨拉!
●Music together音樂律動●
費用:500~800/單次
適用月齡:6個月
這是個到目前為止我覺得最值得推薦的課程👍
Music Together®這個課程共通語言就是音樂&律動。每一季所有家庭都會接觸到各國音樂風格
孩子能獲得全世界各地節奏、歌謠、文化的迷人體驗,進而豐富腦部各類音調節奏的敏感度。
家庭不必會說英語,也能從課程中獲益,孩子能有機會透過歌曲接觸英語。
每一堂課有不同的樂器及道具玩不一樣的遊戲
跟著音樂的旋律🎶節拍🎵愉快的跟寶寶互動
小綠逗從6.7個月開始從寶寶班(註)上到現在,
即將要接著上的春季班算是第四期的課了
在這期間從坐著.爬著到站著走著
從嚴重的分離焦慮黏在媽媽身上上課到自在地與同學老師互動整間教室走透透
不只上課,連回家後聽音樂從一開始的穩定情緒
到後來準確地跟在節拍上搖擺揮動樂器哼哼旋律
每一次的進步都讓媽媽好感動
這其中太多的驚喜真的是當初開始上課都沒想過會有的發現
MUSIC TOGETHER真的是不愧有上過的人都100%推薦的親子課程
▲Music Together Express音樂特快車-美國總部授權中心▲
註:Mt課主要分兩階段:
Baby classes 0-8m的小寶班 & Family classes 0-5y的混齡班;
兩種課程的差別在於baby classes對於小寶寶的動作設計.音樂連結.環境安全都是特別在意的.
總部對於寶寶班的授課老師的資歷也有特別規範要求
所以市場上大多是Family classes的課程
baby classes需要特別詢問查找一下
Find Music Together Classes Near You
●繪本課/說故事●
費用:250~500/單次
適用月齡:6個月
閱讀的養成對寶寶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我覺得太小寶寶無感就不用花錢去上了
只要每天花點時間陪寶寶翻翻書就可以
個人覺得繪本課要在寶寶能獨立坐穩後開始上效果比較好
至少能好好坐著 媽媽也比較輕鬆阿!
▼中山親子館-奶娃聽故事活動▼
6個月以上,寶寶的好奇心越來越大
這時候各種新鮮誇張的人事物都可以引起他的注意
專業的說書人聲音語調還有搭配豐富的道具來呼應繪本內容
對寶寶都是種新體驗
媽媽也可以一邊當作學習
學會如何生動的給孩子講故事
這個時候的小小寶其實不需要太複雜的故事情節
主要這時候是要培養孩子翻書的習慣跟學習專注
再來就是寶寶這時候的專注時間非常短
太冗長高潮迭起的故事其實並沒有太大的作用
經專業說書人提點
這時候的寶寶適合【短篇.重複性的簡單字串】
【音頻簡單偏輕一二聲的發音】較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
類似像「棕色的熊」這樣簡單的繪本
就很適合這個時候閱讀
●親子館●
費用:免費
適用月齡:9個月起或會爬就可以go了
▲中正親子館▲
寶寶開始會爬起,
家裡的空間已經無法關住他
而且寶寶精神越來越好,
白天需要適度的放電消耗體力
這時候親子館真的是一個超好的去處
安全.寬敞.免費
▼萬華親子館▼
每間親子館其實都有不太一樣的主題感覺
每個月也有不同的免費親子活動可以報名參加
(只是都要用搶的XD)
北市的親子館分齡做得很不錯
親子活動從4個月到6歲都有
親子館真的是在學齡前可以一直玩不膩的地方啊!
▼松山親子館▼
●爬行比賽●
費用:0~500/單次
適用月齡:9個月起或會爬就可以go了
⚠️那裡有爬爬比賽?
小型場:藥局
中型場:親子餐廳.親子館.親子育樂場所
大型場:世貿婦幼展.婦嬰廠商(ex:貝恩)
●抓週●
費用:$0~有大有小看你怎麼玩
適用月齡:11~13個月
同收涎一樣是個中國傳統習俗
中間有些橋段甚至是一樣的(什麼踩紅龜粿的)
寶寶週歲只有一次,千萬別留白阿!
抓週資訊 | |||||||
地點 | 林安泰 | 蘆洲李宅 | 桃囍 | 北投佳山 | 小村日和 | 郭元益 | 宜蘭傳藝 |
費用 | 免費(限定台北市民) | $1200 | $2000~$10800 | $1988 | $1800 | $350 | $1200 |
以上算是比較多人去的抓週場地
其他什麼親子餐廳.遊樂園的
很多都有附加簡單的抓周服務
甚至各大親子館都不定時有舉辦免費的抓周慶生
▼萬華親子館-抓周活動▼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自家在家弄(搞死自己)
或者也可以跟寶寶同學們一起慶生一起玩喔
新手媽媽的頭一年
可以是很緊繃 也可以是很充實
多走出去能有效降低產後憂鬱的發生
在婦幼親善的親子場所 也能交到不少媽友
讓全職媽媽的生活圈更豐富有趣
0-1歲走過了就回不去了
千萬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才好
小北鼻的12個月如今回頭想起來,
真的是令人相當懷念啊!!
⚠文中紀錄的適用月齡可能會依寶寶的發展狀況不同而有所不同
媽咪可以先詢問過後再前往
⚠親子活動的廠商店家眾多,
有興趣可以自行多估狗比較
本篇資訊皆來自於逗媽帶小綠逗到處玩樂的經驗供大家參考喔!
覺得我好認真的話~記得來給小綠逗粉絲團按個讚